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想要解释清楚一点,一般来说正在跑的好的品是不会介绍给其他人的,但是由于目前我和我的品牌方正在尝试一些全新的玩法,获得了几波大批量爆单(看我朋友圈的都知道,4天差不多3***单),导致目前精力不够不能全方位运营,但又不想放走这一波机会,所以这个产品我和品牌方商议放出来给有意向的跨境卖家一起做。
确实是评估后觉得可行才会专门写了这篇文章,至于做不做,值不值得做,看完懂的人自然懂。(以下文章近4千字,预计15分钟读完,本文涉及的品牌方名称不直接提出,有兴趣合作的直接文章末端添加相关负责人即可。)

到底什么好产品,值得你花虞专门发文\”硬广\”?

别急,这就告诉你。(本文穿插选品及运营干货,当个案例分析也挺不错,请仔细阅读)

2021年7月13日,苹果官方发布了他们最新的产品MagSafe Battery Pack(无线磁吸充电宝),白色,售价$99元。意料之中的到来,但是发布时间比预期晚了大半年。

\"\"

2021年7月13日,苹果官方发布了他们最新的产品MagSafe Battery Pack(无线磁吸充电宝),白色,售价$99。

意料之中的到来,但是发布时间比预期晚了大半年。

大量博主针对这款苹果磁吸无线充电宝博客发文,推特上也是一片热议,可见大家对这款产品的感兴趣程度还是挺高的。

官网预计7月22号~26号开始发货。(国外今天已经有不少人收到了,很多人围观。)

网上评论褒贬不一,热度一直不下。

无论国内外,磁吸充电宝对于国内很多用户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存在

今天我就来具体讲解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个 产品值得去跑,甚至可以考虑长期去做?

目录

什么是磁吸充电宝?

它是苹果MagSafe生态中最新推出的产品,可以以磁性吸附的方式吸附在iPhone12系列手机的背后,并且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直接给手机充电。充电方式是通过电磁传导,2015年Macbook使用的就是magsafe充电。

不需要充电线,只要苹果手机和充电宝背靠背,就能充电

众所周知,iPhone 8系列以上的型号都支持无线充电,但是只有iPhone12系列支持磁吸生态。所以当除了iPhone 12系列以外的机型想要体验磁吸功能时,就需要搭配一个磁吸片或者磁吸壳。

作为苹果无线生态又一款新品,它可以说是提高充电便捷性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让人们既可以在家无线充电,又能满足在外充电时的需求

充至80%时自动切换成涓流电流,并且设有过温保护,自动保护电池寿命。

然而,最近推出的这款磁吸充电宝,价格方面确实是众多苹果粉吐槽的一个集中点。

\"\"

然而,最近推出的这款磁吸充电宝,价格方面确实是众多苹果粉吐槽的一个集中点。

$99的售价,国内人民币是794元,价格小High。因为价格观望的人虽多,但是预定购买的人不少

\"苹果Battery

从最初毫不起眼的Macbook磁吸充电口到去年大肆回归的Magsafe系列产品、这个月更新的 iOS 14.7 RC、今年发布的iPhone13有可能会配更大的线圈以配合Magsafe无线概念;种种信息,无一不在传达着苹果想要让用户逐渐接受Magsafe生态

\"\"

【明确了用户的痛点,我们的机会显而易见】

当然,磁吸充电宝在国内第三方产品多如牛毛,正常来说市场应该很烂才对,那么为什么我推荐呢?

首先,充电宝的核心就是芯片,目前全球芯片短缺,全球芯片趋势看中国,国内优质芯片产能颇有当年熔喷布的势头。3C数码一分钱一分货,粗制滥造走不长也做不大

所以国内第三方磁吸充电宝固然多,但是真正能扛得住质量检测,芯片达标,以及能够长期大批量快速供货的厂家凤毛麟角。

【趁着苹果官方的这波上架,抓住苹果用户的需求,再进行个性化独特的广告投放,出(爆)单都是必然的。】

众多磁吸充电宝品牌中,为何选择这款?

苹果官方上架的是纯白的磁吸充电宝。正如他们一贯的风格,简约大方。

而品牌方在去年筹备迎接这次苹果的新品发布的时候就做了一番不一样的准备。

随着苹果这次磁吸充电宝的上架,他们也同步上架了他们的磁吸充电宝。

外观上来说,和Apple Battery Pack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还要稍微薄一些

今天第一个收到Apple Battery Pack的用户已经po图,可以看到,官方的这个磁吸充电宝看起来挺厚的。

\"苹果充电宝实物图\"

而品牌商的磁吸充电宝一共开发了5个颜色:

活力橙、奶油紫、典雅白、开心果绿、深海蓝

\"\"

上架4天,目前零售 单量3***单,且是在有意控制的情况下,不然单量会更多。(有时候一下子爆太多单也不是好事

品牌商的优势在哪?

品牌商背景介绍】国内一类电商,有稳定的供应链、强大的开发团队和销售服务团队。

【每一个爆单的背后都是多重因素结合的,单纯有产品没有营销大概率行不通】

\"磁吸充电宝首图\"

用选爆品的方式来教你分析。

想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符合优质产品(爆单概率较大)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量:

【产品卖点、市场预估、使用门槛、产能分析】

1.产品卖点:

【产品本身有超过2个以上的特性,且与受众人群针对的其他产品有较强的关联相关性。】

2.市场预估:

【产品在目前市场的竞争程度,今世前身产品的销售情况溯源】

3.使用门槛:

【产品受众的接受范围、人群宽度,使用门槛过高不利于出单转化】

产能分析:

【产品成本、广告投放成本、价格是否有优势、供应链是否能够承接短期爆单的能力】

大概分析了一下,具体的还是需要各位自己去仔细研究一下。

\"\"

具体的合作方式

如果你看完了这篇文章,觉得这个产品有搞头,且你也是善于推广3c数码产品的外贸卖家,那么可以来试一试。

本文介绍的是品牌商一个系列的产品,还有其他很多产品,算是一个非常垂类的苹果周边供应商。但是我觉得最近最值得投的,就是这个磁吸充电宝,毕竟刚发布,势头正旺,而恰好供应链很牛逼,值得你玩玩看。

赶在时间前面,你才能真正赚钱!

合作方式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以下方式:

一件代发:自行独立站运营投放广告,出单后直接从这边安排发货

经销商:例如亚马逊、Shopee、Lazada等平台授权上架,在一定控价范围内销售

OEM:起量直接品牌定制

Affiliate:这个不论国内外,只要有能力直接给定向佣金链接。佣金比在15~20%

至于广告投放的素材、文案、图片品牌商都可以提供。

花虞碎碎念

最近更新不及时,多方面原因,爆了单,目前还在疯狂走量。不得不承认,当你的输出足够好的时候,流量反馈给你的东西也是非常棒的

文章都是挤出时间攒着写的,大家经常看我的文章应该也能感受到,每一篇文章花了很大心思和精力。

今年跨境环境确实相比前几年严峻了很多,今年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供应链或者像这个品牌商一样的国内一类电商,他们的情况让我不断地在思考研究。所幸还是颇有收获。

怎么说呢,目前的国内外电商环境就像围城一样,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城内的人想要冲出去。

但其实我想说,二类电商,无论国内外,归根结底本质都是兴趣内容电商。

当我们发现一个产品不错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不是到处去扒别人的广告无脑投放,而是应该用小段时间给产品做一个详细背书,素材归纳制作,投放计划制定都得提前准备。

无论是Tiktok,无论是Facebook,无论是抖音还是其他任何social media,流量永远是倾向优质内容。

只有你足够了解一个产品,你的广告才能吸引足够多的精准用户,因为你懂它,才知道你的内容如何输出给应该看见并且能够获得转化的人。

(另外,短期内快速爆单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除了资金压力之外,后续涉及的问题太多,需要用大量的人力去维持处理。在没有足够准备的前提下,不要羡慕爆单)

其他过多就不说了,来日方长,慢慢的分享。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X